2025年6月28日至29日,由北億聯盟精心策劃并主辦的“2025新經濟形勢下的行業創新與整合大會”在成都盛大舉行并圓滿落幕。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環境監測、高精密儀器研發、科研院所、地礦分析、生物工程及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上百位行業精英、專家學者,通過兩天密集而深入的專題報告與交流研討,共同擘畫了新經濟浪潮下行業協同創新與深度整合的發展藍圖。
首日聚焦:技術前沿與供應鏈筑基
大會首日(6月28日)以技術驅動為核心議題拉開序幕。原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呂小明率先開講,其《智能化環境檢測實驗室構建技術》報告,為應對日益復雜的環保挑戰提供了高效、精準的智慧化解決方案。隨后,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杰出貢獻專家馬俊杰博士深入剖析了《國內高精密儀器研發方向與成果轉化應用》,展示了國產高精尖儀器的突破性進展及其產業化的廣闊前景。
北京賽必達科技創始人劉興舉博士和北京格雷斯普創始人趙亞旗高級工程師,分別從理念與實踐維度聚焦“產品技術力”。劉博士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構建產品交付的技術競爭力》,為提升企業核心價值指明方向;趙高工則通過《不同應用場景的模型搭建》,分享了技術方案靈活適配多元需求的實戰經驗。
首日議程在四川高能科迪儀器創始人謝嘉誠關于《北億集采及供應鏈建設標準》的務實分享中收尾,為行業降本增效、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北億聯盟的標準化思路。
次日深化:產業痛點與協同共贏
次日(6月29日)議題轉向行業發展瓶頸與生態共建。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首席專家金立新博士以其深厚的專業積淀,帶來《地礦分析測試發展及研究》,為該領域的技術進步與標準化建設注入新動能。北京市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中試基地主任李曙光正高級工程師的分享直擊產學研核心,系統闡述了《科研機構和產業化機構的痛點及需求》、《科研機構的匹配需求尋找和對接措施》以及《產業化企業的產品標準化制作和推廣措施》,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
北京鴻信智遠科技董事長田壽龍則從廠商合作視角,探討了《廠家與經銷商如何深度合作,共贏市場》,強調構建緊密、互信、長遠的伙伴關系是制勝關鍵。北億聯盟遼寧分會會長李學武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分享了《走出單品經銷困境如何系統性專業服務用戶》,為傳統經銷商轉型升級提供了“北億方案”。
大會壓軸環節,北億數字創始人、聯盟秘書長彭利以《精細管理,共創項目,多點盈利》為主題,深刻闡釋了北億聯盟在新經濟時代的戰略定位與發展理念——通過精細化管理運營,搭建共創共享平臺,匯聚多方資源,最終實現聯盟成員在多元項目中的可持續盈利與共同成長。
共襄盛舉,擘畫未來
大會每日均安排國內儀器設備生產廠商代表進行新技術成果與解決方案的分享,現場交流氛圍濃厚。在6月29日晚舉行的答謝晚宴上,與會嘉賓們舉杯暢敘,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一步深化了合作共識,共同慶祝這場思想盛宴的圓滿成功。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業界呈現了一場涵蓋技術前沿、產業痛點、模式創新與生態共建的高質量思想盛宴,更彰顯了北億聯盟作為行業重要平臺,在推動跨領域交流、促進資源高效整合、助力成員單位把握新經濟機遇方面的強大凝聚力與引領力。與會者一致認為,在“創新”與“整合”雙輪驅動下,行業必將迎來更加協同、高效、繁榮的發展新階段。北億聯盟將繼續充當橋梁與紐帶,攜手各方伙伴,精細管理,共創未來,在充滿挑戰與機遇的2025年新經濟版圖中,合力書寫合作共贏的新篇章,為中國智造貢獻更多行業智慧與力量。